首页 »

三万首歌

频道: 标签: 时间:2018年08月08日 浏览:1867次 评论:0条

近些年,国内的一些电影创作也开始走国际化道路。一些电子特效、爆破场景等制作工作开始请国外的创作团队参与。这其中还包括电影音乐的创作。

一方面,为了提高影视的整体水准,请一些国际上高水准的创作团队参与并无可厚非。另一方面,说明我国在电影制作的很多领域进步不是很明显。这里重点说一说音乐创作。

据我了解,目前世界音乐创作的主流还是流行音乐和现代音乐。而我国目前在流行音乐创作方面来说,基本与世界主流相脱节。改革开放初期在流行音乐方面曾经有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是由于后来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没有建树,因此只是昙花一现。

。。。。。。

我大概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听西方的流行音乐,当然也包括一些港台的流行音乐。算下来也有30多年的时间了。这期间听过多少首歌曲已无法计算。自认为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也不能算少了。当然,我有自知之明,我的音乐爱好非常业余,水准也不高,很多喜欢的歌,从专业人士或者资深歌迷的角度来说也许是水平一般,只是我觉得好听。即使是这样,我听的多了,有时也有一些感觉。

现在,我基本也属于那么一群人,那就是,只听欧美流行音乐,国内的基本不听。只是偶尔走在大街上,或者在一些商铺里听到一些国内流行歌曲。我也经常浏览一些手机低端媒体,主要目的是从垃圾中发现一些金子。

我作为,非常业余的音乐爱好者,听的多了,都有了一些对音乐的感觉!由此我体会到,对于一个音乐创作者来说,多听有多么的重要!我这样设想,如果一个有志于音乐创作的青年来说,如果你确认为,自己不是莫扎特,那么你每天听5首歌或音乐,对这些歌曲音乐的旋律、风格、配器等等有深刻的领会,一个月就是150首,一年就是1800首,10年就是18000首,古今中外,当你听到近3万首的时候,你大概是40岁左右,我想你或许会成为一名成功的作曲家!除此之外,没有偷奇取巧的办法。许多行业以此同理!

牛顿曾经说过,我看的远,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幸的是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巨人的肩膀”越来越高!要想站上巨人的肩膀要花的时间更长,耗费的体力也越大。

当然,你也可以说,偷奇取巧的办法,有啊!人工智能!我并不否认人工智能的潜力。我曾预言过人工智能无法战胜围棋选手,结果我错了。但我相信,音乐创作是要有激情的,很多时候是随心的。在这方面,人工智能如何解决,我还无法想象。比如说这篇文章“三万首歌”,题目早在2018年8月就写上了,只是一直没写内容,如果让人工智能写一篇同样题目的文章,我不否认会是另外一篇出色的文章。但与我要写的内容一致的概率极小。而且,我写文章的特点是,写着写着又想起点别的事情,也随心所欲的加进来。比如这段人工智能的话题,是当时写标题是没有想过的,是此时此地的想法。这些恐怕人工智能无法做到。

。。。。。。

。。。。。。

反正与国际高水准渐行渐远,索性放弃了。。。。。

我们不能满足于国内就低不就高的自娱自乐。。。。。

。。。。。。

官媒被各“小党”、“小教儿”把持,主要以“凑份子”为主要形式。。。。。。听过一段央广的easy-FM音乐频道,后来觉得音乐主持被“小党”、“小教儿”把持了,并于“鬼仔队”互动,主要表现为“小坏”。我曾倡议过,“只听音乐不听话”,结果更加变本加厉,这也是“小党”、“小教”、“鬼仔队”的鲜明特点。所以放弃了,不听了。。。。。。。。手机低端媒体盛行。。。。。。

我们还要摈弃官二代、富二代及“小党”、“小教儿”等,你们都努力啊!多出顶尖人才,最后由我来做老板、我来做领导的思维模式。。。。

。。。。。。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