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冤案”中的选边站队
央视法制频道在继“刺马疑案”之后。又播出了“麻城冤案”。
这两个清史上的案件表面上一个是“疑”,一个是“冤”;一个未定案,一个是定案。实际上在我看来,看似未定案的“刺马案”,当事各方都是明确的,各方杀人的动机也是明确的,只是最终是哪一方下的手是“疑”,但作为现代的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最大的可能。而“麻城案”虽然各方当事人都清楚,最后水落石出为“冤”,但是案件各方的动机不明确,实际为“疑”。
麻城案的始末在此不做赘述。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家庭纠纷案最终演变为轰动乡里、震惊朝野、历经两朝皇帝关注的大案?我们来分析一下,普通百姓涂如松与老婆长期不和,一次因激烈冲突,老婆离家出走。由于长期不见姐姐的踪影,小舅子告到县衙,状告姐夫杀妻。就是这样简单的案件最后演变成了从底层百姓→县衙→黄州知府→湖北巡抚→湖广总督一层层的权利缠斗,其中历经了假尸、伪证、屈打成招、知县的撤换、办案官员被拷打致死等等一系列的手段。最终皇帝无奈把湖广总督迈柱和和湖北巡抚吴应棻双双调到北京,由新任的官员负责,才把案件审的水落石出,将小舅子等治罪。素以铁腕著称的雍正在世时未能了断此案,乾隆即位后,因错判案件的被调到北京的湖广总督迈柱并未因此受到制裁,反而官升一级。事情至此尚未结束,我查了一下,据说上述案件的经过是由有个叫袁枚所写的《小仓山房文集》所描述的案件内容。在《麻城县志》中就本案还有另一个版本,而且说最终小舅子等被治罪是冤枉的!
由一个小小的案件,最终演变成大案,看似离奇,实际上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权力斗争最典型的表现。首先,案件反映了社会结构中各个层级之间的关系,由下到上无一幸免,根子在上。其次,作为最高统治者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既要使案件得到看似公正的解决,给天下一个交代,同时又不能对错误一方的重臣追究责任,反而给予奖励,因为皇帝知道如果一方重臣被打压则势必从上到下的各个层级的人都要受到打压和排挤,结果可能是不可控的。最终的结果是,案件的真相、曲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社会各个层级的人在这个社会结构中的所处的位置和对上层的选择,无一幸免!
让我们再回到案件的开头,小舅子为什么要状告姐夫?或许是确实不知姐姐的下落而上告,或许一开始便知道姐姐的下落而诬告。这些只是猜测,无法从史料中获得信息。问题是,既然是有如此大的矛盾,为什么当时会有这桩婚姻?按照中国社会传统的逻辑分析,极有可能是,姐夫涂如松的选边站队发生了问题,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的事情的发生。
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结构需要皇权的统治。1949年这种社会结构似乎被打破,并试图把这种上下关系倒置过来,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结果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熟悉1949年以后的历史的人知道,其实,即使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前提下,权力斗争也未曾停止过。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社会有回到原来封建传统社会社会结构的趋势,我曾谈到过,在共和体制下,应当避免群臣时代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