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中国社会人脉指南

 。。。。。。。。。。。。结论是:靠人脉关系分配主要社会资源的社会,终究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

[]

祝福23岁

 近日,央视公益广告播出了一个短片,片中由不同的年轻人分别在说“我,23岁”。看了之后感觉立意不是很明确。时下在网络及媒体上,经常看到一些年轻人在表达,年轻就是资本。大概央视短片的就是这个意思吧。我猜想央视的公益广告是在励志。我作为长者,见谅,对于23岁的年轻...

[]

消费理念

商业社会竞争是必然。竞争的最大受益者是消费者。消费者货比三家,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也是一种享受。但有些时候一些人人为地把消费者选择商品当成对除商品本身之外的一些含义的选择。当然中国这种情况较为普遍,确实有“狗撒尿”的嫌疑。这确实是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

[]

批评与商业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切批评都有目的性。我们会发现,目的各有不同。。。。。。因此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批评目的是正确的呢?回想起来,我也曾经看过一些现实批判类的文学名著。回过头来看,许多作品也是有目的性的。但之所以成为名著,大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认...

[]

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世界上各个国家几乎都一样,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往往选择自己国家优秀的、引以为傲的事物为素材,教育下一代,增加对国家的自豪感。也有特殊时期,比如说冷战时期,对立的双方往往拿对方的社会缺陷,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你看,还是咱们国家好吧!”6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大概都接...

[]

“逗比”是个嫉妒词儿

 网络语言很值得说一说。过去文明人不说的一些词儿,比如说牛X、傻X、装X等等。现在转换成网络语言,成了“牛比”、“傻比”、“装比”等,什么人都在说。究其原因是因为网络中鱼龙混杂,过去的小混混、小无赖、小瘪三、小农民,特别是上了几年连过去的高中水平都不如的大学就...

[]

我有时悲观有时乐观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108/n433946950.shtml乐观悲观都有理由。现实确实令人不乐观,但总觉得还有希望。我能理解一些外国人的悲观从何而来,但外国人对中国人为什么乐观好像并不十分清楚。从世界范围来看,现实确实...

[]

为什么在中国不行?

股市是舶来品,股市的规则自然也是舶来品。由于2015年的大跌,证监会压力很大。于是这帮人就琢磨,琢磨来琢磨去,于是借鉴美国经验,引入“熔断机制”。证监会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初衷我觉得是毋庸置疑的。谁知道2016开局3个交易日两次暴跌触发“熔断机制”停止交易。两次停牌给人们的...

[]

童言无忌

 。。。。。。问题是童言无忌不能被人利用,不能自以为是。特别是有些人在童言无忌之后,通过狗眼看人笑话,以小人之心,看君子笑话,就不可取了。。。。。。。...

[]

防尘纱窗

 这两天北京雾霾。微信朋友圈中看到一个帖子。说是德国某公司发明了一种纱窗,可以防PM2.5,不知是否属实。由此我想到的是,科技、市场、资本的结合就在快、准、独到。发达国家市场比较规范,几近饱和,要想挣钱还真得有些本事、卖把子力气才行。不像中国,挣快钱、不靠本事...

[]

个体事件与群体事件

 。。。。。。在党争和“全国一盘棋”的环境下,大的事件多为群体性事件。。。。。。。。。。互联网很容易把个体事件扩大为群体事件。。。。。。...